您的位置: 首頁 > 醫院科室導航 > 本部 > 內科系統 > 兒科二病區 > 科室動態
發布人:譚天梅 來源:兒科護理 發布日期:2021/3/1 瀏覽次數: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可能與過敏有關的皮膚炎癥,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多形性、復發性和瘙癢劇烈等特點。嬰幼兒是濕疹的高發人群,起病大多在出生后1~3月,6個月以后逐漸減輕,1~2歲以后大多逐漸自愈。
皮疹多見于頭面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可累及。初起時皮損為對稱性分布的紅斑,其后出現丘疹、丘皰疹、水皰,常因搔抓、摩擦致水皰破損,形成滲出性糜爛面,水皰干涸后形成黃色痂皮。由于患兒年幼,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經常表現出煩躁不安,不斷搓擦搔抓。反復刺激患處容易出血,從而繼發細菌感染,因此嬰幼兒濕疹除了常規藥物治療,日常的護理對于濕疹的預后和轉歸也至關重要。
大多數濕疹患兒皮膚都比較干燥,干燥會加重癢感,使患兒不停地去搔抓,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因此保濕潤膚是基礎治療。保濕潤膚劑不僅能阻止水分丟失,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減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和嚴重度。另外合理的洗浴不僅可以去除皮膚表面污穢痂皮,還可以降低皮膚表面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數量。建議洗浴溫度在32℃~37 ℃,洗浴時間5~10 min,推薦使用低敏無刺激的弱酸性潔膚用品。一般情況下洗浴頻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為宜,在浴后3~5分鐘內涂抹潤膚霜保濕效果更佳。
提倡母乳喂養,因為嬰兒消化道黏膜屏障發育尚不成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濕疹,因此嬰兒在4個月以內最好完全母乳喂養。添加輔食要從少到多,一點一點地添加,每加一個品種都要觀察三四天,判斷所添輔食對濕疹是否有影響,如沒有影響,再考慮添加第二種。患兒濕疹期間,母乳喂養者勿食魚、蝦、蟹等海鮮類食物,避免通過母乳加重患兒病情。
濕疹患兒所居住環境應注意通風,室溫不宜過熱,避免患兒接觸粉塵、花粉等易致過敏的東西,家里盡量不鋪地毯、不養寵物。患兒應穿寬敞柔軟的純棉衣物,不可過厚,根據氣溫增減衣服,以保溫不出汗為原則。
由于濕疹在嬰幼兒期發病率高,且容易復發,往往給患兒及家屬均帶來困擾和不安。科學合理的護理可緩解病情,減少濕疹的復發頻率,因此,健康教育、科學護理及定期隨訪對于濕疹的防治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