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醫院科室導航 > 本部 > 內科系統 > 呼吸與危重癥學科 > 科室動態
發布人:景月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7/29 瀏覽次數:
7月29日,江津區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聯合麻醉科,首次為一位患有罕見疾病“肺泡蛋白沉積癥”的患者成功實施了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術,為患者做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洗肺”。此次全肺灌洗術的成功開展得到了重慶市九龍坡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萬耘主任醫師的全程指導。
患者楊某,57歲,因“胸透異常25天”來到江津區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就醫,在行胸部CT檢查后,醫生發現患者雙肺有磨玻璃樣改變,局部呈“鋪路石征”,影像特點較符合罕見病“肺泡蛋白沉積癥”。該科王開金副主任醫師、李靜主治醫師兩位骨干醫生迅速判斷并在第一時間為該患者做了電子支氣管鏡灌洗,將洗出液送檢PAS染色,最終確診。
為了盡快幫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牟江主任特請重慶市九龍坡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萬耘主任醫師來院指導,與此同時進行院內MDT多學科討論,在充分評估患者情況及肺功能狀態后,決定為其實施大容量全肺灌洗術。為保證全肺灌洗術順利進行,牟江主任帶領科室團隊于術前對該項技術進行了學習和討論,并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
7月29日一大早,手術在緊張有序的安排中開始。手術室團隊采用雙腔氣管插管及單肺通氣方式,使用超細支氣管鏡反復確認通氣側氣管導管球囊位置、通氣側導管位置及球囊能否封堵住支氣管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支氣管鏡進入后,患者右下肺果凍般的粘稠分泌物更加堅定醫生們手術的決心。本次全肺灌洗術持續2個多小時,經歷多個技術難關,術中給予右側肺使用37℃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總灌洗量達10000ml,共回收灌洗液9700ml,患者術后轉入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CU病房繼續觀察,目前生命體征平穩。
牟江主任介紹,肺泡蛋白沉積癥在臨床上比較罕見,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是進行性耐力下降,逐漸出現胸悶氣喘,如不及時治療,不但影響生活質量,還有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她表示,全肺灌洗技術的順利開展不僅是江津區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在呼吸介入領域又一次技術突破,還方便了江津及周邊地區“肺泡蛋白沉積癥”、“塵肺”、“煤工肺”患者就近治療,有效避免了患者舟車勞頓,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