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超級管理員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8/2 瀏覽次數:
第二次大型核酸檢測現場
8月2日,雙福啟動第二次大規模核酸采樣檢測,江津區中心醫院共派出醫護及行后工作人員102名前往雙福展開工作,負責指導李子等5個社區14個核酸采樣點,共檢測6萬2千余份核酸。
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在高溫橙色預警下,醫護工作者依舊初心如磐,堅守崗位,如期完成了核酸采樣任務。
然而,在這井然有序、順暢便捷的背后,有這樣一群甘于奉獻的“幕后人”,他們沒有一線英雄的驚心動魄、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地光榮事跡,他們只是疫情防控中的螺絲釘,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
披星戴月 連接“津醫速度”
張彬彬,一名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信息科工作人員,自7月30日接到前往支援雙福疫情防控信息化工作的任務后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現場。
正在為工作人員處理信息故障
安裝電腦、配置網絡、連接WIFI環境,快速進行現場維修,及時處理設備故障……從30日下午18點到第二天下午4點,張彬彬在現場是一刻也沒有停歇。
8月1日,張彬彬又在出現在第二輪出征雙福的名單里。這次他吸取到第一輪的經驗,在大部隊出發之前就趕往雙福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查看現場,合理布局,規范安裝……終于在8月2日6時前一個人完成了李子社區在內的5個社區14個采樣點的網絡化采集登記系統。
自疫情防控措施啟動以來,信息科工作人員一直在崗值守,積極做好雙福和院內核酸采樣點信息登記臺的網絡運維工作,切實為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黨員帶頭 體現“津醫溫度”
“你們先去,我繼續留守!”每到換班時間,負責信息登記的袁洪莉就主動提出自己留下,讓其他同志先去休息或者進餐。一句簡單的話語顯示出津醫兒女互助互愛的精神,凝聚起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黨員代表沖鋒在前
90后黨員鄭焱,是第一次參加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這個溫柔漂亮的小姑娘在疫情面前卻是真正的“鐵娘子”。非醫學專業出身的她,穿上防護服上崗不到半小時就已被汗水包圍,但這位90后小女生全然不顧身體和環境的雙重考驗,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盡職盡責 展現“津醫高度”
“請各位市民保持一米間隔,有序排隊!”在核酸采樣現場,有一位瘦瘦高高的身影一直在人群中穿梭,不停地引導和維持采樣秩序,并耐心地做著解釋工作。她就是科教部副主任童姍姍,作為一名麻醉科醫生,一直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到前線去,當她接到支援任務的時候內心十分激動。8月2日早上6點,童姍姍準時到達采樣地點,哪里有需要她就奔向那里,哪里有困難她就主動去解決,厚重的防護服,密不透風的N95口罩,嘶啞的喉嚨都不能讓她停歇,同組人員都心疼地勸她:“姍姍姐,你快休息一下吧!”可她只是擺了擺手,轉身又回到了群眾身邊,直到下午1點,她才撤換下來,稍作休息……
為市民答疑解惑
對于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如果說醫護人員是一線的戰士,那么行政職能科室人員則是這場戰爭中的“軍需官”。文中的描述只是“戰場”上行后工作人員的一個縮影,還有如公衛科、院感科、總務科、后勤保障中心等未能到達一線的“幕后主力軍”,他們也始終堅守在醫院行政部署和后勤保障第一線,擔負起全院臨床和抗疫一線的保障重任。
沒有鏡頭聚焦,沒有豪言壯語,胸前閃耀的黨徽、酷暑里揮灑的熱汗、深夜中勞作的背影,就是他們最好的注腳。他們以平凡而踏實的工作,默默筑起抗疫“堤壩”的“基石”,在疫情防控的崗位上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