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醫院科室導航 > 本部 > 內科系統 > 腫瘤科 > 科室動態
發布人:任興會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2/2/25 瀏覽次數:
“辛苦你們哦,我終于不用擔心化療有小尾巴了”這是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腫瘤科住院患者陳某在成功植入手臂輸液港后情不自禁發出的感嘆。此次接受手臂輸液港植入術的是一名50歲的乳腺癌患者,因病情需要進行長期化療。眾所周知,化療藥物對外周血管刺激性大、外滲風險高,且該患者血管條件差、美觀要求高,拒絕安置PICC管。為減少反復穿刺和化療藥物對患者外周血管的刺激、保障用藥安全,同時兼顧患者的美觀需求,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科室決定為患者實施手臂輸液港植入術。在向德兵主任的指導下,科室主治醫師翁凡濱和PICC專科護士何在容緊密配合為患者順利植入了輸液港,術后患者反映良好,無任何不適,將擇期進行化療。
PICC專科護士何在容進行置管準備工作 管道植入成功后,進行擴皮前局麻
進行局部擴皮,制作皮下囊袋 植入輸液港,進行局部縫合
手臂輸液港是一種植入皮下長期留置于體內的靜脈輸液裝置,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插入靜脈的導管系統構成,由具有資質的醫生與護士共同配合完成,植入過程中使用超聲血管定位、心電導聯定位等技術手段輔助,增加了輸液港植入的成功率。傳統輸液港多以頸內或鎖骨下靜脈入路置入導管,港座完全埋于胸壁處,需專業醫生或麻醉醫師在手術室內完成,不適用于胸壁皮膚損傷、胸部放療或頸胸部癌細胞轉移患者,且具有氣胸、血胸、導管夾閉綜合征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PICC維護相對頻繁、活動受限、影響美觀、存在管道滑脫風險且患者自我管理難度大。與前兩者對比,臂式輸液港具有美觀、活動受限小、舒適度高、自我管理難度低、適用范圍廣、創傷小、操作難度低的優點,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我科具有熟練的輸液港植入技術、豐富的PICC操作經驗及各種置管護理經驗,致力于為患者構建更完善的中長期靜脈輸液通道系統,更好地保障用藥安全,保護血管通路,提供更加專業化、個性化的靜療服務。向主任表示,今后科室將不斷開拓創新、積極開展新技術、健全治療手段,爭取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更全、更強、更專業的醫療護理技術保障。